大明: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

第141章 初六成为元帅,劫掠江南,烽烟四起(第1/2页)

“上位,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如今我十几万大军,没有足够的粮草和后勤,根本支撑不了多久。”

这天,初六来到张鹤龄面前进言道。

张鹤龄听到这话,也是一脸忧愁。

“马兄弟可有什么好办法?”

“上位,那些士绅们既然鼓动上位造反,那就问他们多要钱财和粮食。”

初六理所当然道。

张鹤龄听到这话,叹了口气。

“马兄弟有所不知,这些人当初大话说的漂亮,如今一提到要钱要粮,就都开始推脱,也不是不给,但给的钱粮也只有这些。”

张鹤龄暗恨道,此时他想起之前陈经等人拍着胸脯的模样,恨不得杀了他们。

如今还没开始造反呢,十几万大军每天的口粮消耗都是极其恐怖的,终究是他把造反这件事想简单了。

“属下倒是有个计划,可以彻底解决粮草一事。”

初六眼看火候差不多了,当即进言道。

张鹤龄听到这话,眼睛顿时亮了。

“马兄弟果然不愧是我的诸葛孔明,有什么计策,速速说来。”

“上位如今厉兵秣马,兵强马壮,是时候高举大旗,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了,到时候属下带领我亲自训练的一两千精兵,将这江南的士绅全都劫掠一遍,到了那个时候,上位还愁钱粮吗?”

初六言之凿凿道。

张鹤龄听到这话,有些犹豫。

“如此不妥吧?那些士绅对本公还算不错,这么做,岂不算背信弃义?”

“上位,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,想要成就一番王图霸业,又岂能妇人之仁?更何况这些士绅对上位真的好吗?他们答应的钱粮为何一直拖着不给?这些士绅为何一个都不在我们的队伍之中?”

初六继续劝说道。

其实根本不用初六说这么多,一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就让张鹤龄瞬间打满了鸡血,他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,何时在意过道义?

“马兄弟说的是,这样,举兵之前,先整饬队伍,本公令你,将我军之中的那些总兵一一诛杀,这些基本都是那些士绅的人,还有那些千总,将这些人诛杀之后,本公会拜马兄弟为三军统帅,统领全军。”

张鹤龄此时俨然有了一股上位者的姿态,虽然这种姿态拿捏的很别扭。

“属下定不负上位所托,将此事办好。”

初六急忙行礼道。

于是接下来,初六以张鹤龄的名义,将军队之中的总兵和千总全都叫过来喝酒,张鹤龄也位列其中。

“诸位兄弟,本公即日就要举事,届时还全赖各位兄弟的帮助,今日宴请各位兄弟,便是举事之前的壮行酒。”

张鹤龄说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。

这些人完全想不到张鹤龄会对他们动手,所以内心根本没有任何防备,再加上这些人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人,很快,一个个就喝的烂醉如泥,东倒西歪。

眼看着众人都醉了,初六眼中哪里还有半分醉意,直接招呼埋伏好的虎贲军进帐,将这些人尽数斩杀。

次日,张鹤龄以清君侧的名义在崇明县举兵,号称三十万大军,一时之间震惊整个江南,消息以极快的速度迅速辐射向整个大明乃至京城。

举兵的同时,张鹤龄当着十几万大军的面,拜初六为元帅,好在初六化妆的时候粘了些胡子,看上去没那么年轻,倒也没什么人不服。

初六登临元帅之位后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原本的建制彻底打散,比如那些来自崇明岛各个帮派的人员,全都被初六打散到各个队伍之中。

为的就是防止这些人串联起来搞事。

此时的江南百姓贸然得知有人举兵造反,一个个都慌了,周楚当即让各府县的锦衣卫上街巡视,并通告百姓,不必惊慌。

百姓们本身听风就是雨,一旦看到了街道上都是巡逻的锦衣卫和衙役,虽然仍旧紧张,却也不像一开始那样慌乱了。

周楚也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安排,他将虎贲军化整为零,分为十几个小队分别前往江南省各府,此时各府的锦衣卫千户早已得到了周楚的命令,入夜之后带领信得过的锦衣卫,乔装之后跟随虎贲军行动。

整个江南省各府的千户,早被周楚筛查了一遍,总体而言基本没什么问题,其中一两个有问题的,被周楚不着痕迹的换掉了。

入夜之后,初六带着一千多兵马开始进入苏州城劫掠,他手中有陈昭提供的苏州城各家士绅的分布图纸,一点多余的路都不走,当晚,整个苏州城被高举着昌国公旗帜的叛军一通洗劫。

至于这其中多少人是初六带着的人,多少是周楚的人,没人知道。

实际上不只是苏州府,这通劫掠直接扩散到了整个江南省各府各县,速度之快,让人瞠目结舌,一部分还没来得及转移家产的士绅们悔的肠子都青了,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,为什么要支持张鹤龄兄弟造反。

如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很多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