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崇祯重振大明

第540章 火炮和轨道马车(第3/3页)

所以他之前并没有提出更宽轨距,而是打算等窄轨成熟以后再发展。

没想到太仆寺的心很大,现在就想用宽轨。

陈奇瑜向皇帝道:

“800毫米窄轨最多能承载两米多的车箱,更宽会不稳当。”

“这种车辆中间设一个过道,左右两边各坐两人都要挤。”

“而且车辆还不能太大,否则一匹马拉不起来。”

“臣等合计之后,认为两匹马拉车更适合,轨距也要更宽。”

这是大明众多的人口数量决定的,陈奇瑜等人一开始就看不上窄轨,认为宽轨更合适。

朱由检想了想后世的公交车,宽度大多在两米五到三米,两米出头确实有点窄。

所以他就问道:

“800毫米轨距不能承载两米五的车厢吗?”

“1000毫米轨距行不行?”

陈奇瑜对此回道:

“1000毫米也不行,除非换用陛下说的工字型铁轨。”

“但那样成本就高了,不如再加宽点,使用更宽的轨距。”

“臣等造出的车厢,宽3600毫米,过道宽750毫米,每个座位宽475毫米,左右各三个座位,能并排坐六人。”

“而且还能用双层车厢,上面也能坐人。”

命人把双层车厢拉出,呈给皇帝观看。

朱由检见他们连双层车厢都造出来了,惊讶地睁大了眼睛。他是万万没有想到,这些人竟然连双层客车都搞出来了。

不过想想京城这么小的地方,人口就接近百万。他对陈奇瑜等人的选择也能理解,因为需求在这里。

这么昂贵的铁轨,还要用两匹马拉,不使用双层车厢多拉些客人,何时能收回成本?

所以他颔首道:

“这种车厢的轨距是多少?”

“最大能承载多宽?”

陈奇瑜见皇帝认可这个,当即高兴地道:

“陛下提出的工字轨非常稳定,只需要1400毫米就能承载这么宽的车厢。”

“不过为了保险起见,臣等以为可用1600毫米规矩,正好是800毫米的两倍,两种轨距并用。”

“车厢的最大宽度可以定为四米,是800毫米能承载的近两倍。”

“陛下出行之时,可以用更宽的车厢,乘坐更加舒适。”

这个马屁,拍得朱由检很舒服。

他是想把铁路限界定得宽一点的,以便后世运输火箭之类的大件物资,所以他貌似欣喜地道:

“这种轨距的铁路限界,就和公路车道宽度一样,确定为四米。”

“从轨道中间开始数,左右各两米不得有阻拦物体。”

“两条复线之间,也要隔开安全距离,防止车厢碰撞。”

让陈奇瑜等人,根据这个数字,确定1600毫米轨距的铁路限界等标准。公路车道宽度标准,也要和它统一。

至于800毫米轨距的铁路限界,被朱由检定为最大2.8米。方便将来由木轨换为铁轨后,承载更宽的车厢——

至少要能左右各放两个座位,运载更多客人。

(762毫米轨距机车车辆上部限界,最宽2800毫米。

书中800毫米轨距的规格和它大体相当,只是采用整数更方便计算。

762毫米轨距的铁路以前很常见,河南修了一千多千米,东宁岛上运载甘蔗、蔗糖的五分车修了大约三千千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