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野之战是史实吗?

第六十四章 游列国,天下悲恸(第1/2页)

第65章 游列国,天下悲恸

鲁哀公二年,白国二百七十七年

孔子由鲁国到卫国。卫灵公问政于孔子,孔子知道卫灵公只是徒有爱才的虚名,所以婉言拒绝了卫灵公。

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,离开卫国西行。经过曹国,曹伯阳没有接见孔子。无奈,在曹国稍作停留,来到宋国,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,扬言要加害孔子,孔子听说后只好微服而行。

楚王听说孔子是个贤能之人,于是亲笔传信给孔子说愿意任用他,请他来楚国施政,孔子听后很高兴,立马启程前往楚国。五十九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、宋国、郑国至陈国再往楚国而去。

刚到陈国,陈国人听说孔子将要去楚国施政,他们害怕孔子将楚国治理强大,危害到自己,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,前不靠村,后不靠店,所带粮食吃完,绝粮七日。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,楚国派兵迎孔子,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。

但是楚人告诉孔子,楚王已经薨逝了,国内的大夫们不欢迎你,请你另寻他处吧!孔子听后十分感慨,这是自己距离实现自己梦想最近的一次啊!

鲁哀公三年,白国二百七十八年

孔子六十岁,称自己这时候,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,不觉得不顺。

孔子从陈国路过郑国,在郑国都城附近遭遇兵乱,无奈让弟子们分散出逃,约定在郑国都城的东门集合。与弟子失散后孔子最先到达,于是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。

端木赐在问路时,那人问他去郑都干什么?端木赐说寻找恩师,那人又说,我在郑都东门看到一老者,他的额头像唐尧,脖子像皋陶,肩膀像郑子产,可是从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,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,活像一条丧家之犬啊!

端木赐听后很是伤心,直到找到孔子,心中也没有放下,孔子见他有心事,询问,端木赐将路人的话说了出来,不料孔子听后哈哈大笑的说道:“他形容我的相貌,不一定对,但说我像条丧家之犬,对极了!对极了!哈哈哈!”

秋,鲁国来信召请孔子的弟子冉求出仕,孔子听后很高兴说:“鲁国召请冉求,绝不会小用他,将会重用他。”然后又说:

“求啊!回去吧!回去吧!我的徒弟们都志向高远,文采斐然而有章法,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调教他们了啊!”

在冉求启程之时,众弟子都背着孔子小声给冉求说:“夫子是很想回鲁国的,所以你要是得到重用,一定要想办法召回夫子啊!”

冉求闻言说:“求知道了,各位师兄弟放心,我一定会尽全力请求君上召请夫子回国的!”

鲁哀公五年,白国二百八十年

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。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,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。期间叶公问仲由孔子的为人,仲由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便没有回答。

孔子听说了这件事,对仲由说:“由啊,你怎么不回答他呢?”

仲由说:“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夫子。”

孔子笑着说:“下次要是有人再问起孔丘其人的为人,你可以这样回答:‘孔丘其为人也,学道不倦,诲人不厌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却不知老之将至’”

鲁哀公六年,白国二百八十一年

孔子与弟子行至陈国、蔡国之间,又被兵乱所困,被困至绝粮,甚至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,白师见状,主动提出去最近的楚国求救,临行前,孔子不忍的说道:“师啊,一定要小心啊!要是冲不出去,一定要返回来啊,只要保得性命,我们回来再想办法。”

白师看着孔子,安慰的说道:“夫子,请放心,我一定会请来援兵,还请在这里等我!”说完带着书童驾车而去。

白师到达楚国边邑的时候,向楚军展示了自己白国公孙的身份,然后见到了百里奚的后人,此时他正在军中任职,然后通过百里氏,得以面见楚王。

向楚王说:“大王,您的阿父曾经想要任用家师,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,这不是家师不够贤能,而是时机不对的缘故。治理国家是需要人才的,更何况像楚国这么大的国家,需要的人才就更多了。

您也知道家师的弟子没有三千也有两千,之后还会更多,这些人都是学识渊博,品德高尚的人才啊!如果您解救了家师,还害怕我的那些师兄弟们不来投奔您吗?这是一次多么好的招揽人才的机会啊!还请大王考虑!”

楚王听后确实有道理,于是派百里氏领兵前往陈蔡之间,解救孔子及其弟子。

在孔门弟子们饿的奄奄一息的时候,白师领着的援兵终于到了。脱困以后,孔子又从楚国去往卫国。

鲁哀公七年,白国二百八十二年

孔子又回到卫国,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。被君夫人南子所阻扰。

鲁哀公十一年,白国二百八十六年

齐国派军队讨伐鲁国,孔子弟子冉求率鲁师与齐作战,获胜。季康子问冉求指挥才能从何而来,冉求说是向孔子学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