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野之战是在哪个朝代

第307章 佛初见道,天师度(第2/2页)

坐,此殿供奉着天师府的所有神仙,占据了大殿的三分之二,正中间的位置,供奉着天师府认证的神仙。

以阶梯状分布,在红布铺垫的阶梯木台上,最上方,三清牌位在最高处第一层,其下依次是四大仙尊、五方五老、六御以及历代的天师府天师。

三清、四仙、五老、六御暂且不提,只见第五层的天师从中间向两边分别为,始天师白朗,二代天师徐道空,三代张道良,四代天师张德宏,五代天师刘通水,六代天师张玄津,七代天师张玄悟,八代天师张静斋。

如今的是第九代天师张真元,今年才四十多岁。

在他身后,还有十几位天师府的高功大德,其中有张真元的师兄弟,也有比他辈分更高的师叔,一般的小辈,是没有资格进入太清殿久坐的,只会在早课和晚课时,来此诵经。

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天师府高功都在此处,还有一些人在外面游历,甚至藏经阁还有一位九十多岁的师祖,是玄字辈仅存的硕果。

接待法兰的道士,轻手轻脚的来到张真元的身后“师父!”,然后轻声在他的耳边说了什么,张真元睁开眼睛,将手中的拂尘整理了一下,放在身前的地上。

接过道士的书信,道士行了一礼后退下,张真元仔细的阅读着手中的布帛,阅罢,叹了口气“白师叔!”

张真元左侧身后一位的发须皆白,身形清瘦,眉心有神印的道士缓缓睁开浑浊的眼睛,身体微微一动,身上的灰尘自落。

张真元微微转身,将书信双手递给他“白府来信了。”

白静亭眼神闪过一丝波动,双手接过书信,快速阅读完后,重新递还给张真元。

张真元将书信收好,等着白静亭消化。

白静亭是当今白王的堂弟,也就是白室的三子,从族中白氏子的排名来说,也可以是白麒的五弟(整个有神印的白氏族人中,按照出生先后顺序,同辈排行第五)。

白静亭少年时便在白学中接触到了道家学说,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,后来进入朝歌北面的皓灵观学道,并拜了皓灵观主王玄林为师。

皓灵观主要供奉的五老之一的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,也就是白氏的始祖白罴升仙成神的神名。

观主王玄林是六代天师张玄津的师弟,也是五代天师刘通水的三弟子,经过天师府考验,认为足以担任一观之主,为百姓解惑,故而授予度牒成为了皓灵观观主。

在天师府,每过三年会有一场考校,主要是考校道经以及道功,由九位天师府高功担任主考官,通过的人,可以外出担任观主,或者留在天师府成为高功。

在天师府的内部划分里,根据对道经的理解程度和道功的掌握程度,分为初入道门的道童,得到一位高功承认的道士,通过考校的高功。

天师府的天师和下辖的各观观主,都需要高功才能担任。

若想成为道童,只需要拜入道观或对道经道学有基础的认识即可,然后就可以留在道观,接受进一步的道学教育。

若是有天赋和努力,就可以被高功收为弟子,经过一系列的拜师仪式,三位高功的共同见证下,即可被授予道士告身,成为道士。

道士告身就如同白国的民籍,是受到白国官方和大汉朝廷承认的。然后就可以学习更深的道经,还有一位高功师父的教导。

等到学识愈加深了,在外地成为道士的,在天师府的道册名单上的,都可以去往天师府接受三年一度的天师度,能够经受住九位高功的考校,合格后,可被授予代表高功的度牒。

然后就自由了,或是留在天师府,或是去往天下寻道担任任一道观观主,也可以自己去没有道观的地方设立道观。

而白静亭就是从皓灵观一路成为天师府的高功的,可见他的聪慧。按理说他应该继承他师傅的衣钵,成为皓灵观的观主。

但是好在他的一位师兄,一位师弟,也都成为了高功,他可以随意决定去向。一门三高功,这在处于道经不全的基层道观可是不常见的。

白国的诸多道观,主要靠三个办法建立起来的,第一,是由白国官府主动修建,天师府派出高功入驻;第二,是天师府认为此地可立道观,出资并派出高功建立;

第三,是高功游历到一个地方,想在此地定居,传教后,请当地信徒,共同出资建立,这种方式也是信仰最牢固的方式。

(本章完)